【资料简介】

保险发展史及 中国保险业发展历程 保险发展史 公元前2500年前后,古巴比伦王国国王命令僧侣、法官、村长等收取税款,作为救济火灾的资金。古埃及的石匠成立了丧葬互助组织,用交付会费的方式解决收殓安葬的资金。古罗马帝国时代的士兵组织,以集资的形式为阵亡将士的遗属提供生活费,逐渐形成保险制度。随着贸易的发展,大约在公元前1792年,正是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时代,商业繁荣,为了援助商业及保护商队的骡马和货物损失补偿,在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了共同分摊补偿损失之条款。公元前916年,在地中海的罗德岛上,国王为了保证海上贸易的正常进行,制定了罗地安海商法,规定某位货主遭受损失,由包括船主、所有该船货物的货主在内的受益人共同分担,这是海上保险的滥觞。在公元前260年-前146年间,布匿战争期间,古罗马人为了解决军事运输问题,收取商人24-36%的费用作为后备基金,以补偿船货损失,这就是海上保险的起源。 公元前133年,在古罗马成立的各雷基亚(共济组织),向加入该组织的人收取100阿司,和一瓶敬人的清酒。另外每个月收取5阿司,积累起来成为公积金,用于丧葬的补助费,这是人寿保险的萌芽。保险源于海上借贷。到中世纪,意大利出现了冒险借贷,冒险借贷的利息类似于今天的保险费,但因其高额利息被教会禁止而衰落。1384年,比萨出现世界上第一张保险单,现代保险制度从此诞生。保险从萌芽时期的互助形式逐渐发展成为冒险借贷,发展到海上保险合约,发展到海上保险、火灾保险、人寿保险和其他保险,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保险。 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后,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经过大规模的殖民掠夺,英国日益发展成为占世界贸易和航运业垄断优势的大英帝国,为英国商人开展世界性的海上保险业务提供了条件。保险经纪人制度也随之产生。 十七世纪中叶,爱德华·劳埃德在泰晤士河畔开设了"劳合咖啡馆",成为人们交换航运信息,购买保险及交谈商业新闻的场所。随后在咖啡馆开办保险业务。1696年劳合咖啡馆迁至伦敦金融中心,成为劳合社的前身。 中国保险业发展历程 仓储制度镖局为1835年创办的香港友宁保险公司,及翌年设立的广东保险公司。 1885年,华商创办仁和、济和两家保险公司,经营水火保险,开国人自营保险事业之风气,自此到30年代,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华兴保险公司、华通保险公司、华安水火保险公司、华成经保公司、福安人寿保险公司、华安人寿保险公司、允康人寿保险公司、延年人寿保险公司等30多家企业,经营财产、人身保险。在以上这些由华商自办的保险企业中,华安合群保寿公司的创办是颇有代表性的。 1949年9月25日至10月6日,开国大典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保险工作会议。 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成立,宣告了新中国统一的国家保险机构的诞生。 1951年上海和天津的28家私营保险公司分别组成太平和新丰保险公司。 1952年6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中国人民银行化归财政部领导。外国保险公司完全退出中国保险市场。 1955年完全废除保险经纪人制度。 1956年8月,太平、新丰合并,保险业公私合营,标志着中国保险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全国财政会议决定“全面停办国内保险业务”。 195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财政部划归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保险公司建制。 1965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立建制,保险总公司包括工友在内总共86人。从1965年开始,中国进入了一个比较动荡的时代,每个行业都投入到文化大革命的热潮,保险行业的发展也跌落谷底。社会动乱结束后,各行各业才慢慢开始复苏。 1979>>复业 1979年,保险业务开始逐渐恢复。兵团保险(1986年7月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以经营农村保险业务为主的专业保险公司)、交行保险(交通银行下属太平洋保险部)、平安等保险公司相继出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最早的办公楼,位于天安门广场附近的西交民巷,那里既是新中国保险的诞生地,也是保险复业的出发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