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明天的财富来自今天的管理 理财,是一种智慧 理财是指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从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行为 很多人忙忙碌碌地赚钱,但却忽略了去规划一个值得拥有的生命。 人生理财必经的三个阶段:生财、理财、保财。 李嘉诚谈财富管理 李嘉诚被誉为“华人经营之神”,1950年创业时只有5万港元。他说:“20岁前靠双手勤劳赚钱,30岁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到中年时赚钱已不重要,如何管理财富更重要。” 巴菲特谈财富管理 沃伦巴菲特说:一生能够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你能够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并且进行管理,钱找钱胜过人找钱,要懂得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 两个天才富翁的对话乔布斯 & 比尔盖茨 富翁小故事“比尔盖茨也存錢” 比尔·盖茨的理财配置结构图 房地产等 其他股票 直接贷给私人公司 债券、储蓄、保险 70% 10% 15% 5% 《富人理财蓝皮书》指出: 75%以上的中国富豪不懂个人理财,一旦公司不景气,“一根筋”的财富便随之大幅缩水。 中国富人群体的“昙花效应”症结,在于对个人理财的一无所知。 国外富人通常都会采用科学的个人理财手段让财富保值增值,而中国富豪却只能严重依赖自己公司的财务状况,一旦公司不行了,个人财富地位立马“跌跌不休”。 中国富人虽然有较高的收入和收支节余,但普遍沉醉于自己的事业,重视赚钱却忽视管理赚回来的钱。 “要么十分保守,要么十分盲目。” 最大理财误区则是普遍喜欢孤注一掷,缺乏综合应用理财产品的规避风险能力。 《富人理财蓝皮书》指出: 几乎100%的人在没有得到财富管理领域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咨询时,一生中损失的个人财产从20%-100%不等。 《富人理财蓝皮书》指出: 目前国人财富管理的特点 投资积极,理财消极资产单一化,投资单一化缺乏良好的财富管理规划及中长期的准备认为购买金融产品是消费而不是财务安排财富管理模糊、困惑、不定 我国投资者的特点 1.受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影响 --节俭而爱储蓄,有很高的储蓄率 --受封建小农意识影响,社会信用意识不强 --喜欢实业投资,不喜欢虚拟投资 --在财富形式上,偏爱硬资产:如房地产,珠宝等, 忽视软资产,如基金,期货,保险等 --重视教育投资 2.受传统社会制度影响 --长期以来个人财产权得不到严格保护,降低了人们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创造财富的愿望 --对外人充满戒心,不愿露财,不愿意把钱交给专门的理财顾问进行管理 看看中国的事实 中国最早产生的10大千万富翁到目前只剩1个。 例如:广东省在1990年,排名前100位的富翁,到2000年还排在前100位的只有5个人!到2005年年末,已空无1人! 2005年12月16日《中国金融报》 谁能保证自己永远都富有? 中国的集团公司平均寿命只有7~8年, 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才3.5年 中国的企业家,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扬眉吐气、雄心勃勃,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然而,“德隆王国”轰然倒塌,曾独领中国冰茶市场风骚的“旭日升”陨落了,再看看当年辉煌一时的三株、巨人、爱多、秦池、银广夏、沈阳飞龙、百龙矿泉壶、亚细亚等,现在几乎都已销声匿迹,成了历史名词。 《中国工业报》作者:叶炳昌日期:2005-4-26 什么是最重要的 中国家庭理财投资结构 与欧美家庭理财结构相比,中国家庭理财有两大不利于:非常不利于财富升值:投资品种太少 非常不利于规避未来风险:保险和退休金投入的比例太低 人生好比爬山: 上山:创造资产,到达事业和财富的顶峰;下山:分配资产,首要要考虑安全着陆;然而,80%的风险是在下山时发生的,随时随地都有风险;集中体现在以下六大方面: 退休规划六大风险 全国8年来72名亿万富翁死亡 多数死于非命 财富与死亡——人们最想得到的和最不想得到的一对矛盾体,却集中出现在本文的数十位主人公身上。 这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已死亡的亿万富翁;这也是一次沉重的调查——他们都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寿终正寝。记者用了一周的时间,通过对2003年以来公开报道中能够找到的72位亿万富翁死亡案例进行梳理,得出的数据显示,15名死于他杀、17名死于自杀、7名死于意外、14名被执行死刑、19名富豪积疾早逝,数字足以令人深省。 亿万富豪的死亡率已经超过万分之一点五 有媒体曾统计过,目前中国(内地)最危险的职业当属人民警察,该职业死亡率在万分之三左右。如此看来,“亿万富豪”亦有资格在最危险职业排名榜中取得一席之地。 从2003年1月22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海仓被昔日的“发小”用猎枪杀死在自己办公室开始,到2011年6月28日,知名运动品牌德尔惠公司董事长丁明亮死于癌症。从公开的报道看,8年多时间里,72位亿万富豪因各种原因离开了这个世界。72人中死于疾病的占26%,平均年龄48岁,更多的富豪,则是因为经营中出现重大问题,导致资金链断裂后不堪债务重负,跳楼自尽! 这72个人的性别呈一边倒的趋势,男性为70名,占了97%。 人已入土,但身后事不断 身后事不断 一些亿万富豪死后并未获得安宁,因巨额遗产,家属开始对簿公堂。 指定受益人,别让家人变仇人!! 用政策节税才是“大智慧” 在我们正确的资产配置下,通过理财,使资产倍增,但同时,也要考虑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保护好我们的资产,做好节税安排。 保险是世界上公认第一的节税工具 从税收的角度说,保险可以节税。虽然国家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继承人所得的保险金,无须缴纳遗产税。但究竟人寿保险可以给我们保全多少资产,规避了多少税收呢? 媒体报道,蔡万霖生前就做好节税规划,生前曾购买了巨额寿险保单, 以达到规避遗产税的目的 相同遭遇,不同结果 扣税 温世仁:160亿(太太80亿)—40亿 蔡万霖:1564亿——782亿—— 5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