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管理基础 管理思想的沿革 课程目标 学习一些企业管理的思想和基础理论;
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四级机构日常管理的实践中去。
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管理者的品德素质 管理者的知识素质 管理者的基本技能 管理者的体能素质 思考:为什么有的人有管理才能,却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在业绩上有杰出表现的销售人员,为什么在管理上常常不称职? 管理能力的培养 通过教育获得管理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践提高管理能力。
思考:是否每一个人都能培 养成为合格的管理者?
管理理论演进的主线 18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工厂制度 的兴起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的发展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气机 工业革命 机器 高效率 分工、协作、工厂制度的确立 西欧工业革命 6 资本家管理: 天才管理 - 亨利.福特 - 流水线 经验管理: 凭经验操作 凭经验管理 凭经验培训 小生产传统式的管理 简单再生产管理: 重点是分工和协作, 保证生产顺利, 减少资金消耗 生产管理、工资管理、成本管理
经验管理主要的特点 7 美国“管理运动” 1841年10月5日马萨诸塞州铁路火车对撞事件引发“管理运动” 马萨诸塞州议会做出决议:老板只拿红利,不管公司业务,聘请具有管理才能的人士担任企业领导 第一次出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社会出现对职业管理者的需求 学校开办管理专业教育满足社会需求 管理运动的三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 1911年麻州议会铁路公司提高票价听证会 1912年美国国会科学管理理论听证会 第二次高潮 1920年通用汽车公司濒临倒闭进行改组 斯隆实行“集中决策控制下的分权制” 1923年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著名的“事业部制” 第三次高潮 1924-1932年梅约在西屋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霍桑试验结果引起轰动,第一次提出注意人的因素 一、经典管理理论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美国人 曾任学徒、组长、工长、 车间管理员、技师、设计室主任、总工程师 持续研究操作方法和动作时间而形成科学管理理论体系 泰勒的做法和主张引起社会舆论的注意 美国国会在1912年曾就泰勒的科学管理举行了听证会 泰勒的实验 经验管理:按过去的产量决定工作定额, 工人凭经验操作,动作没有规范 泰勒:按工时研究决定工作定额“动作与 时间研究”—如何减少动作与时间 如何减少动作:将桌子上的一枚硬币拿到另一端? 动作分解:“用剪刀剪东西”分解为六个动作——抓取剪刀、拿过来、东西放在刀口、剪下去、放回剪刀、放下东西,每个动作必需的时间? 著名的试验:搬运生铁试验,铁锹试验: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科学管理的中心是提高效率 为了提高效率必须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方法、工具、设备、材料、环境标准化 差别计件工资制 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管理与劳动相分离 职能工长制 管理控制的例外原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