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09年末,最火爆电视剧非《蜗居》莫属。随着电视剧《蜗居》的热播,国内掀起了新一轮对房子的讨论,“蜗居”、“蚁族”成了时下最热的词汇。
“蜗居” :字面意思是蜗牛居住的地方,即蜗牛的壳,是一个很小的地方。《蜗居》喻指的是都市白领们困顿的生活状态。他们像蜗牛一样居无定所,只能在临时的小房子里解决落脚的问题。由于没有房子而拼命攒钱买房成了多数人的夙愿和心结。 正如编剧所说:“每一个在写字楼里拥有1平方米隔间、月月还房贷、出门坐公交、中午吃盒饭的人,都能从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小说主人公一波三折的买房奋斗史,道出了都市无房族的困惑:“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以及房奴心声:“如果30年还完贷款,利息都滚出一套房子来了。” 海萍和男朋友苏淳毕业于名牌大学,年轻气盛,踌躇满志来到上海江州创业,壮志凌云: 场景一: “我心底里面,多少有一种不服气,我一直觉得人多的地方,机会就应该多,淘金嘛,就应该在大地方,在大地方才有爆发的可能。”
你是否也曾这样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做着中产阶级的春秋大梦?
场景二: 苏淳:怎么又是挂面?你能不能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改善一下生活质量啊? 海萍咬咬牙:说吧,你想吃什么? 苏淳运运气:我要吃——方便面!
郭海萍和丈夫为了买房省吃俭用,每分钱都要精打细算。她每天早上挤公交、中午吃盒饭,晚上吃白面。
场景三:海萍和苏淳抱怨房价疯涨:现在的房价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不断的更高,越来越高。股票还有涨涨跌跌的,楼市怎么就一直涨呢,前二天报纸上说,楼市有可能下跌,马上就有人出来说话了,说上海的楼市才刚刚进入春天,还春天呢。。都涨成这样了,这不要涨成夏天了,我们是不是都不要活了?我真不好骂娘!
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六千,吃穿用两千五,冉冉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三四百,手机电话费两百五,还有煤气水电费两百。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四百,至少。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 ...........
|